阿斯巴甜致癌?世卫组织:7月14日将回应 天天关注

据路透社6月29日消息,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世界上最常见的人工甜味剂之一将在下个月被一个全球领先的健康机构宣布为可能的致癌物,这将使该机构与食品行业和监管机构形成对立。


(资料图片)

消息人士说,阿斯巴甜将于今年7月首次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市面上销售的诸多打上“无糖”标签的食品饮料中,实际上都使用了阿斯巴甜等甜味剂。

记者就此求证世卫组织,世卫组织回应称,将于7月14日就这一话题发表相关内容。

世卫组织正在调查,下月出结果

目前,IARC依据患癌几率的高低将致癌因素分为五类:   1类: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   2A类: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   2B类:有可能对人类致癌   3类: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体致癌   4类:对人体基本无致癌作用   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IARC将把阿斯巴甜列为“2B类”,即有可能对人类致癌。   就在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在调查阿斯巴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该机构于6月底召开会议,并且也将于7月14日宣布其调查结果。   早在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应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剂。   世卫组织在指南中表示,有证据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减少成人或儿童的体脂没有任何长期益处。此外,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例如导致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   据了解,上述指南所指的非糖甜味剂主要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安美、甜蜜素、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等等。   倘若世卫组织该篇指南中的结论最终被全面证实,主打非糖甜味剂的无糖饮料行业或将面临逻辑被颠覆的风险。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国际饮料协会:更全面审查尚在进行

29日晚,有媒体报道,针对外媒报道的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分支机构(IARC)计划将甜味剂阿斯巴甜分类为 “可能致癌物”一事,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在官网发文,其执行主任凯特·洛特曼表示,公共卫生主管当局应警惕这一观点,因为它与数十年来高质量的科学证据相矛盾,参考低质量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误导广大消费者,期待对阿斯巴甜更广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   国际饮料协会对此发文称,甚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自己也承认,该机构并不是根据阿斯巴甜的实际摄入量进行风险评估的合适权威机构,同时也“不提供健康建议”。   鉴于压倒性的科学证据和全球90多个国家的食品安全部门早已得出的“阿斯巴甜是安全的”这一结论,“我们一如既往地确信,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欢迎由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对阿斯巴甜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

两百亿无糖饮料市场面临逻辑颠覆?

近年来,伴随控糖、降糖的健康消费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无糖化、低糖化渐成全球健康饮食新标准。在此背景下,无糖饮料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研究及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2015~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2.6亿元飙升至199.6亿元,预计2023~2027年将持续放量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748.9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普及,控糖趋势愈发明显,品种丰富的无糖饮料逐步成为饮料市场重要的新生主力品类。   规模不断走高的无糖饮料市场,也推动上游非糖甜味剂厂商的业绩增长。

但眼下,世卫组织的最新指南或从某种程度上颠覆整个行业的逻辑——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减少成人或儿童的体脂没有任何长期益处,甚至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那么当前非糖甜味剂乃至无糖饮料市场主打的“健康概念”也将土崩瓦解。

专家:天然甜味剂相对安全风险更小

“目前来看,甜味剂作为蔗糖替代物已经形成一种趋势。”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华霄认为,甜味剂并不是必然选择。“根本问题是当前消费者从食品中摄入能量过多,超过了人体正常需求。”在他看来,不是甜味剂或糖本身不好,而是过量不好。“一些市民为了克制能量摄入过多而选择零卡的甜味剂替代高能量的白砂糖,但如果日常能遵守膳食指导,做到能量平衡,那就不需要刻意规避白糖,也不需要选择甜味剂来代替。”   华霄认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都属于食品添加剂,如果按照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来使用,可以认为都没有安全问题。“但如果在长期摄入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天然甜味剂更健康,因为天然甜味剂已经在自然界长期存在,其结构更容易在各种代谢途径中被代谢掉,不会累积在人体内。”   华霄介绍,天然甜味剂一般是指从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目前实现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有三种,其中在全世界用得最多最广泛的天然甜味剂是甜菊糖苷,它是从南美洲一种菊科植物的叶片中提取出来的天然物质,而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国和甜菊糖苷生产国;此外,罗汉果里面的罗汉果苷以及甘草中的甘草酸也是天然甜味剂,但这两种甜味剂目前因为种植量和生产成本问题,价格相对较高,没有大规模推广。   但即使是天然甜味剂,在学界也存在争议。华霄说,目前已有很多科学研究认为甜菊糖苷具有正面的生理功效,如调节代谢、对抗心血管疾病等,但也有观点认为包括甜菊糖苷在内的甜味剂欺骗了大脑的甜味神经,可能会引起胰岛素分泌混乱,但该说法还没有被证实。“总之,各种甜味剂在法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但长期摄入的话,理论上天然甜味剂安全风险更小一些。”   对于市民选购带甜味剂的食品或饮料,华霄建议优先选择添加天然甜味剂的。“天然甜味剂的原料是植物,并且有较长的食用历史,像甜菊糖苷在人的大肠中可以被微生物发酵代谢;而人工甜味剂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人体一般不能代谢,安全性存在一些疑问。”

标签:

最近更新

天天视讯!央行调查:未来三个月16.2%居民打算购房,比例大幅回落
2023-07-03 16:17:50
滚动:宝沃注销生产资质引热议 小米汽车面临双重考验?
2023-07-03 16:00:06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海选作品《纸船》 环球短讯
2023-07-03 15:33:24
魔兽世界进阶畜牧业_进阶畜牧业 环球头条
2023-07-03 15:15:26
东北铁路列车运行框架全面优化 实现“进京”高铁“公交化”
2023-07-03 14:40:56
耐克2023财年营收为512亿美元,大中华区连续三季度正增长 通讯
2023-07-03 13:57:58
消息指众安智慧生活国际配售部分已获足额认购
2023-07-03 13:32:21
上市!连连数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今日讯
2023-07-03 12:54:52
华晨中国0.44%股权拍卖以底价1.58亿元成交 焦点
2023-07-03 12:10:27
2023 TCL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亮点前瞻:即将官宣碳中和行动计划
2023-07-03 11:56:12
天天快看:新调整的“三有野生动物名录”公布
2023-07-03 11:25:33
实时焦点:暴雨蓝色预警:11省区市将现大到暴雨 江苏四川等局地有大暴雨
2023-07-03 10:55:07
来山西地质博物馆领略大美山西吧|世界即时看
2023-07-03 10:55:55
《火影忍者:终极风暴羁绊》发布原创剧情模式预告-焦点速读
2023-07-03 10:08:46
滑雪气垫大跳台 四川选手夺冠-环球热讯
2023-07-03 09:52:31
济南3日下午起雷雨先行,后半夜全市中雨局地大雨 当前看点
2023-07-03 09:28:16
阿斯巴甜安全性受质疑 更全面审查尚在进行中
2023-07-03 08:55:30
“木头姐”在特斯拉公布交付数据前又抛售近1900万美元股票
2023-07-03 08:34:04
可变身迷你房车 斯柯达Roadiaq官图|焦点播报
2023-07-03 07:54:59
快播:pocketBook电纸书阅读器怎么样?自已看内幕,好坏判断有诀窍
2023-07-03 06:51:18
环球聚焦:家用电脑挖矿一天收益(家用电脑挖矿)
2023-07-03 05:52:39
国内首台无人智慧加油通航服务站在上海投放使用
2023-07-03 03:59:54
环球热讯:台军叫嚣解放军敢越线就开火,话音刚落,大量解放军军机出动
2023-07-03 01:04:09
张震岳好听的十首歌_张震岳的10大经典歌曲
2023-07-02 22:49:13
事关公积金、跨省通办,湖南本周提醒来了!
2023-07-02 21:40:34
通讯!四川:预计川东多条河流将发生接近或超过警戒水位洪水
2023-07-02 20:40:08
【时快讯】给群众吃“定心丸”!政策兜底 分类分级收购受损小麦
2023-07-02 19:54:07
每日速读!祝福香港如紫荆花般绽放
2023-07-02 18:33:05
如何平息骚乱?马克龙的能力和决心受到考验
2023-07-02 17:44:06
探索瞬息万变的东南亚投资与并购版图|ORIGIN大会
2023-07-02 16:56:21